768颗芯片、1亿个神经元!迄今最强神经拟态系统诞生
芯东西3月19日报道,今天,英特尔公布其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神经拟态计算系统Pohoiki Springs,包含1亿个神经元!这一大小,堪比小型哺乳动物的大脑容量。
英特尔神经拟态计算实验室主任Mike Davies表示:“Pohoiki Springs将我们的Loihi神经拟态研究芯片扩展了750倍以上,同时可在低于500W的功率水平下工作。”
Loihi,一座夏威夷海底不断喷发的活火山,每一次喷发都会扩大夏威夷岛的范围。
三年前,英特尔以这座火山命名了其模拟大脑运行机制的新型神经拟态芯片。
这寄寓了英特尔对神经拟态计算的深切期望,希望它能像火山般通过不断自我学习拓展疆域,以超低功耗提供更强的人工智能能力。
如今,神经拟态计算已被普遍看作是解决人工智能等计算难题的重要路径。著名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,到2025年,神经拟态芯片有望取代GPU,成为先进人工智能部署的主要计算架构。
与传统处理器相比,英特尔Loihi芯片速度快1000倍,能效高10000倍。
英特尔今天公布的Pohoiki Springs进一步扩展,将768颗Loihi神经拟态研究芯片集成在5台标准服务器大小的机箱中,形成了一个更强大的机架式数据中心系统。
▲数据中心机架式系统Pohoiki Springs
这一系统将提供给英特尔神经拟态研究社区(INRC)的成员,以扩展其神经拟态工作来解决更大规模且更复杂的问题。
从第一颗Loihi芯片诞生到如今发布最大神经拟态系统,英特尔神经拟态计算研究如何起步?
如今各种计算架构百家争鸣,英特尔神经拟态计算的技术特点是什么?它致力于解决哪些核心问题,又克服了哪些技术挑战?
同样是支持大规模运算任务的前沿计算技术,神经拟态系统与量子系统有哪些不同?
随着1亿个神经元的Pohoiki Springs系统问世,神经拟态计算发展到什么阶段?英特尔是否已有明确的商业计划?
今天早上,英特尔神经拟态计算实验室主任Mike Davies接受芯东西等媒体的线上采访,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一解答。Mike全面解读了英特尔神经拟态计算的研究进展、技术特性、应用示例与所面临的商业化挑战。
Mike告诉我们,英特尔不打算做面向特定应用的专用芯片,而是希望能让神经拟态计算实现和冯·诺依曼架构相似的通用性。
“就我们而言,距离将产品推向市场,我们还将等待数年。”Mike说。